因为奥菲利亚和她的故事有着极其特殊的代表意义:奥菲利亚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女孩,她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黑暗的阶级斗争和封建统治下,善良而又美好的向往最终枯萎、湮灭,完全不复存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个人都十分向往世间的美好,对画家们来说更是如此,美丽的奥菲利亚,一个美好、善良、纯洁的生命就这么逝去,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到惋惜,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奥菲利亚不仅如此美丽,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代表意义
奥菲利亚这一人物形象来自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悲剧气质的角色,拉斐尔前派代表人物米莱斯根据这一人物形象创造出《奥菲利亚》一画。在下文笔者将会从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的三个层次来解读《奥菲利亚》,并延伸出奥菲利亚从文学人物形象转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以及其中的内涵。
年少时在某文学期刊封底彩页上的国外美术作品赏析栏目里第一次看到油画《奥菲利亚》和《夏洛特小姐》,即刻就对拉斐尔前派那种真实自然、浪漫唯美的画风和文学式的忧郁、感伤深深着迷。
拉斐尔前派是19世纪中后期在英国由3名年轻画家亨特、罗塞蒂和米莱斯所发起组织的一场美术改革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在他们看来已陷入***泥沼的皇家艺术学院绘画风尚。因对中世纪及其之前的文化尤为痴迷,为了将英国绘画艺术回归到拉斐尔以前,故团体命名为“拉斐尔前派”。拉斐尔前派对后来的艺术,包括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后来"英国工艺美术"奠基人的威廉·莫里斯也是拉斐尔前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就来自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主张,如反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中世纪风格,提倡自然主义风格和东方风格,追求简单、朴实。
莫里斯的理论与实践在英国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室内设计师和建筑师仿效他的主张与实验,进行设计的革新,因而在当时形成一个英国设计革命的***,史称“工艺美术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迅速传播到欧洲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国家,直接催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的兴起的新艺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对维多利亚时期工业化的巨大反思,尽管有其先天的局限和不足,但它首先提出了设计实用性、美观性相结合的原则,给后来的设计家们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和典范,为世界设计革新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趣的是,莫里斯与拉斐尔前派的创始人罗塞蒂的女模特简·伯登一见钟情,建筑师毕业的莫里斯与菲利普·韦伯在伦敦郊区肯特郡合作设计建造了新婚住宅“红屋”,室内陈设以及家居器物也都是按照中世纪风格设计制作的,结婚当日,宾客盈门,红屋颇受英国主流社会好评,报纸争相报道。同年莫里斯与好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综合的设计事务所——"威廉莫里斯设计事务所"。而“红屋”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志性建筑,2002年为英国名胜保护组织收购,现已向公众开放。
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最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亨特、罗塞蒂和米莱斯自发组织的艺术团体,之后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一流派的作品以较为传统的写实风格为主,画风细腻、用色清新,作品经常呈现忧郁的气息。拉斐尔前派的出现,一度改变了当时偏向风格主义的艺术潮流,并对之后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样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